(资料图)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导,台湾学者曾启雄痴迷于传统色彩研究,成果斐然,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真正的热爱者、捍卫者和赓续者。勤于笔耕的曾启雄先后出版《失落的中国色彩》《绝色》等影响广泛的传统色彩文化论著,还通过在海峡两岸参加论坛或举办巡回演讲等方式大力弘扬传统色彩文化、技艺和成就,是颇具声望的色彩研究学者。今年6月,曾启雄以30多年研究传统色彩的成果,为读者再次奉献出一部彰显中华色彩精湛技艺、美学特征和民族精神内蕴的潜心之作——《制色》(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通过悉心阅读曾启雄的新作,笔者认为该书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突出特点,值得读者细心体会:
一是整理古籍,分类考订,以数论色;提出困惑,小心求证,引发探讨。
若论整理古典色彩文献的详尽程度,迄今为止,该书堪称全面。作者一方面对历代色彩记载进行了综合梳理,另一方面又完成了科学分类。例如,整理出包括“大红”“桃红”等在内的161个红色词汇及其蕴意,让读者深切体会中国人对红色的特殊情感。再以历代字书中“黄”部首的“黊”“黇”等35字为例,首次完成“赤黄色”“白黄色”“黑黄色”的分类,使读者对该色系特征有了更加直观而细微的认知。
该书还通过古籍统计而来的客观数据,揭示了色彩词汇伴随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的史实,如分析“黑”部首字在汉代《说文解字》(27个)、明代《正字通》(78个)、清代《康熙字典》(86个)三个时代字书中的数据变化。运用一手数据作为研究凭据,是曾启雄多年来在传统色彩研究上的一贯方法。
针对传统色彩记载多为只言片语,甚至错讹频现的情况,曾启雄提出“不可尽信古”的观点,通过大量文献互勘,结合实验作出诸多新研判。例如,结合秦汉盛行的“相生相克”观念,对秦始皇所着礼服“上玄下纁”的配色予以符合当时社会背景的推断。许多关于传统色彩的模糊认知,在书中有了更加合理、贴切的解读。
二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精熟古法,注重实验;拾遗补缺,齐备链条。